连日来,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感召下,江苏高校校园抗灾保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抗洪精神正成为高校学生求学上进的强大动力和校园凝聚力。
河海大学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宣传抗洪精神。南京师范大学还将报刊上军民抗洪救灾的先进事迹收集、编辑成册,印发给学生学习。
开学之际,灾区的特困生能否准时、平安入学深深牵动着高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心。8月20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受灾交不起学费或生活困难而辍学。全省高校普遍制定了一系列扶助灾区困难学生的措施:一是适当延长报到期限,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南京邮电学院等校对因洪水影响道路交通造成入学、返校困难的学生,延长报到期限,特殊情况作特殊处理。二是加强资助工作,南京大学根据灾区学生的困难程度,分别按每人每学年500—1000元和1000—2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费贷款,同时利用社会募集资金资助灾区困难学生;在奖学金评定方面,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灾区困难学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拨出1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并充分发挥学院“爱心基金会”的作用,在全院师生中募集资金救助灾区学生,还为灾区的每个学生提供了价值150元的用餐卡,保证灾区学生一到校就有饭吃。三是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组织来自灾区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并发动学生开展互济互助。四是适当减免学杂费,苏州大学对数百名灾区学生共减免学费100多万元,发放困难补助15万元,学校还筹集30万元帮助灾区学生渡过难关。河海大学常州分校为受灾新生报到开辟“绿色通道”,受灾新生可以不交费,先办理报到手续,根据学校学杂费、住宿费减免规定,经调查核实后,给予适当减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对来自灾区失去双亲的大学生尤为重视,决定组织教职工党支部负责抚养他们,直到大学毕业。
各校普遍成立了赈灾募捐活动领导小组,在校内开展募捐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0日,全省高校累计捐款、捐药品1266.82万元。捐款活动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情节。南京大学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高济宇教授已96岁高龄,近期因病卧床,他特意委托家人到募捐现场捐献1万元。他在委托信中说:“我虽不能亲赴抗洪抢险第一线,但愿为支援抗洪救灾尽一份力。”河海大学86岁高龄的两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名誉校长严恺教授捐款1.2万元,他说作为一名老水利工作者,他非常想到防汛抗洪第一线去看看,但身体不允许了,捐点款表示他的心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姚文季因患脑溢血卧病在床多年,医院已向其家属发了病危通知书。当他在电视上看到广大军民奋力抗洪的一幕幕感人事迹后,十分激动,弥留之际,他用饱含泪水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示意家人一定要代其捐款,以表达他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捐款后不久他就不幸去世了。苏州大学长期定点支援革命老区湖南省桑植县谷罗山中心小学,1995年以来,学校干部教师已捐款近10万元资助了该校近4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今年,这所小学两次受到洪水的冲击,教室倒塌,校园被毁,受灾严重,复学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教师节前夕,苏州大学全体教职工决定把学校准备发放给个人的总额20万元的教师节慰问金全部捐献出来,支援谷罗山中心小学复建工作,以此庆祝教师节。日前,桑植县已决定将该小学命名为苏州大学希望小学。南京化工大学等校还组织全体共青团员开展了为灾区人民交“特殊团费”的活动。不少高校的贫困学生也把自己在暑期通过家教和打工挣来的钱捐了出来,虽然数目不多,但却饱含着同学们一颗颗炽热的心。